4月18日下午16:00,国际教育学院贺平书记带领全体员工,在第五会议室与竺可桢书院教职工一起学习两会精神。
全国两会历年都是民生问题的集中讨论场,也是党和政府一年来改善民生成绩的大检阅和了解未来民生政策的透视窗。这次学习特别邀请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学勇教授为大家解读2019年两会精神。
李教授首先强调,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除生态环境和企业减税降费外,就业、养老、精准扶贫、医疗等热点问题都紧紧围绕个人和家庭的全生命周期,涉及结婚生子、就业、养老、健康和休闲等方面,表明人们对提升生活质量的追求是全面的、全过程的。我们现在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是为了建成小康社会,国家不仅需要继续注重保障民生,而且更加注重改善民生。这既需要治理能力,又需要治理体系。
回顾过去一年全球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态势,李教授以中兴公司被美国制裁为案例进行分析:2018年我国整体发展稳中有升,但是成绩来之不易。因此,我们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新要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通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李教授总结了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两高报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总理答记者问,提醒大家科学判断经济形势。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比较多,经济转型阵痛凸显,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比如,外部输入性风险上升,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所以,我们要实事求是地明确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有的放矢,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
通过专家分析,大家可以更加透彻地理解两会精神,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国家政策导向。